拒绝“知心”的个性化广告:App不得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附合规举措)

《合规那些事儿》系列文章,主要通过对监管单位通报的违规点进行分析,以便开发者能通过文章内的分析内容,尽可能的降低违规风险。


1 。

相信很多人都有“搜啥推啥”、被“偷听”的经历,在手机上搜索某个商品,一定很快就能接收到与之密切相关的精准广告,聊天时提到某款商品,转眼就在各大平台看到广告推送。

在网络时代,我们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个性化广告看起来基本不会涉及敏感信息,但大数据既然可以给你一个精准的用户画像就有可能做更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为了回应大数据杀熟、违规个性化推荐等热点问题,《个保法》第24条特别规定了自动化决策的相关规则。


国家网信办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来进一步细化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的监管要求。


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保护用户从App中被“偷”走的隐私迫在眉睫。如何规避App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也成为开发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2。

哪些场景属于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

a.App的定向推送功能未向用户告知,将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定向推送、精准营销。

b.App的定向推送功能未以显著形式标示。

c.App的定向推送功能未对用户提供关闭此功能的选项。


3。

作为用户,个性化推送可以关闭吗?

在主流的App服务中,个性化广告的确是可以手动关闭的,如果没有关闭的设置入口那么它可能已经违规。


作为开发者应当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切身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哪些举措的实施来规避该问题?

若App的业务功能存在定向推送功能,应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弹窗等形式向用户明示,将收集的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定向推送、精准营销。

根据您的浏览习惯,搜索关键词等行为信息,我们会为您推荐您感兴趣的内容。若您希望进入推荐页,请去我的-设置-个性化推荐中,开启个性化推荐开关。

若App定向推送功能使用了第三方的个人信息来源,应以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弹窗等形式向用户明示业务功能使用第三方的个人信息进行定向推送,并向用户明示第三方的个人信息来源。

页面中应显著区分定向推送服务,显著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表明“个性化推荐”、“定向推送”、“猜你喜欢”等其他能显著区分的字样,或通过不同的板块、页面分别展示等。

应提供退出或关闭个性化的选项,如拒绝接受定向推送信息,或停止、退出、关闭相应功能的机制。

若App存在个性化推荐功能,在隐私政策中,需要明示个性化推荐的业务场景与目的,并正确明示关于个性化推荐的操作路径,用户可根据此操作路径自主控制个性化推荐是否开启。

本期暂且说到这儿,下期我们接着聊「违反必要原则」。


WebEye增长合规服务一站式解决您的App安全合规需求,帮助企业预防并规避产品因隐私保护不合规带来的财产损失、监管处罚、产品停止运营、强制下架等风险。

WebEye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数字化营销体系,为企业提供营销增长服务、营销增长引擎以及企业上云三大板块业务,涵盖数字营销、数字创意、游戏发行、流量变现、程序化广告、数据洞察、云计算等一站式全链条增长产品矩阵,是中国互联网出海领军企业。

返回全部